陶瓷低迷形勢下 原料供應商怎么辦?
瀏覽: 發布日期:2019-06-14
最近與幾家陶瓷廠采購聊天,都感覺2019年開年到現在陶瓷市場低迷,銷售形勢并不好。原本預計8-9月才來臨的市場低潮,沒想到剛進6月已出現,典型代表是廣東和廣西各有一家陶瓷廠停產停售。那么2019年陶瓷形勢到底怎么樣,原料供應商該怎么辦?
一、2019年1-5月陶瓷行業諸事不利
1. 2019一季度陶瓷市場“回暖”堪疑
6月3日,《中國建材報》專訪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繆斌,繆副會長說2019年一季度規模以上建筑衛生陶瓷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811.25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9.5%;利潤總額累計45.88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23.88%。今年一季度,建筑陶瓷行業虧損額降低12.8%,衛生陶瓷行業虧損額降低18.8%,陶瓷工業呈現出明顯回暖跡象,陶瓷走出“陰霾”,整體回暖。
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博士認為,今年第一季度利潤比去年同期總額增長23.88%,我們怎么沒有感覺到?陶瓷市場整體回暖嗎?從他接觸的一些企業感覺,大多認為今年第一季度情況還不錯,但到5月直線下降,5月份的市場行情看不到“五月花”(May Flower),也就是很多業內同行都沒有“整體回暖”感覺。他也注意到最近朋友圈內有兩個知名陶企高管在市場終端考察后說,“現在(建材)市場內不是人員寥寥無幾,而是根本沒有人”。《陶瓷信息》報道稱5月瓷磚市場仍舊蕭條,有陶企降價10%也難有起色。
2.2019年1-4月陶企屢屢失信
陶瓷企業并不是欠款就會被列入失信名單,債務糾紛、欠款不還、拖欠供應商貸款、拖欠工資、欠銀行貸款以及拖欠融資租賃租金等就會上榜失信名單。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及各地法院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統計,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2月22日2個多月,全國各地有110余家陶企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涉及20個省份,其中廣東、遼寧、江西、四川省陶企較多,廣東省有25家。此外,有陶企失信累計次數高達30次;3月全國有50余家陶企上榜,榜單涉及14個?。ㄊ校=ㄊ牌髽I最多,有14家;4月全國有60多家陶企上榜,名單涉及15省份,其中廣東、江西、福建、河南、四川省陶企較多,廣東省有13家,福建省有9家,江西省有8家。此外,有陶企失信累計次數高達33次。
3.2019年1-4月陶瓷出口數量下降
2019年1-3月中國陶瓷產品出口數量444萬噸,累計下降3.4%;出口金額3540906萬元,累計增長28.5%;4月中國陶瓷產品出口量為176.7萬噸,同比下降6.9%。
5月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瓷磚“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調查立案,調查涉及地磚、墻磚、爐磚、馬賽克、陶瓷“板”(大于1平方米的瓷磚)等,此次“雙反”調查涉及中國瓷磚企業共計188家,中國陶瓷出口美國受挫。
4.陶企污染物排放越來越嚴
今年1月4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開征求《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明確了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限值分別為20、30、100mg/m3。根據征求意見稿,廣東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各項標準將統一收嚴。新建企業自此標準頒布日起,執行文件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而現有企業則自2019年10月1日起執行。
5.陶企煤改氣全面推進
廣東清遠2019年底將全面完成陶企煤改氣工作;廣東恩平2020年底前91條陶瓷生產線完成煤改氣;河南內黃陶瓷產業園區投資5億元建設陶瓷園區集中煤制氣項目,項目投產后停用陶瓷園區全部43臺企業自備煤氣發生爐,2019年年底前集中煤制氣項目建成投產,園區所有工業企業窯爐完成天然氣改造。
6.陶企不斷關閉、搬遷或退出
2019年3月4日,廣東肇慶發布《貫徹落實廣東省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提出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建筑陶瓷等一批傳統低效產業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3月18日,佛山西樵陶瓷拋光行業整治提升,15家陶企將關閉搬遷;河北唐山發布《5月份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管控方案》,按照陶瓷企業退城搬遷計劃要求,路南區、路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平區對境內應當關閉停產的陶瓷企業停產情況開展“回頭看”,確保關停到位,將關停陶瓷企業109家。
2019年一季度陜西重點壓縮建陶產能,山西將建陶列入負面清單項目,山東不再承接陶瓷產業。
二、2019下半年陶瓷形勢不容樂觀
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博士認為,2019年下半年陶瓷形勢不容樂觀,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或許會有些“回暖”,但不會徹底改變陶瓷行業下行的局面。現在陶瓷銷售終端(特別零售終端)面臨多方面沖擊,房地產過剩,瓷磚過剩,精裝、整裝與設計師營銷等。尹虹博士甚至悲觀預測,2019年可能會出現陶瓷終端的關店潮,再有兩年可能是市場倒閉,建材市場會大量過剩。
三、陶瓷原料供應商怎么辦
1.主動及時了解陶瓷行業動態
中央和各地政府對陶瓷行業的污染物排放、煤改氣、關停退出不斷有政策出臺,陶瓷原料供應商要通過微信或網絡主動了解陶瓷行業政策,及時掌握陶瓷行業動態。在當下中美貿易戰引發全球市場動蕩局勢下,陶瓷原料供應商不僅要了解陶瓷行業國內動態,還要了解國際動態,尤其是瓷磚的出口形勢。
2.認清形勢,堅定信心
作為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未來陶瓷行業整體下行已是必然趨勢,就具體地區和具體廠家來說,有增長,有下降,此消彼長,比如廣東肇慶陶瓷企業會逐步退出,但廣西藤縣陶瓷工業園陶瓷企業會增長。作為陶瓷原料供應商,要堅定對陶瓷行業的信心,適應中國陶瓷乃至世界陶瓷行業的調整和變化形勢。
3.調整陶瓷原料銷售區域和廠家
2019年,陶瓷原料供應商調整銷售區域和廠家尤為重要,有收有放,比如廣東周邊的陶瓷原料供應商,要特別注意肇慶和恩平區域陶瓷廠的供貨,逐步縮減供應量,對廣西藤縣陶瓷工業園要加大銷售力度,加大供貨量;對于沒有產品優勢的中小陶瓷企業要逐步退出供貨,對大品牌和技術或產品有優勢的大中型陶瓷企業要穩定供貨量。中國陶瓷原料供應商要學習國外大礦業公司的做法,伴隨大客戶發展,大客戶工廠到哪里,我的加工廠就開到哪里。
4.練好內功,穩質量降成本
2019年陶瓷市場形勢不容樂觀,各大陶瓷企業首要的是降低原料成本,因為原料成本低,成品瓷磚銷售才有競爭力。陶瓷原料供應商要改變過去粗放的加工和管理方式,分類開采,分類堆放,專業化檢測和配礦,無論高低品位礦石都能綜合加工利用,不僅出來的陶瓷原料質量穩定,而且成本還低,這樣才有真正的競爭力,才能與品牌陶瓷企業長久合作,伴隨品牌陶瓷企業發展而不斷發展壯大。
5.緊抓貨款回籠,降低風險
一般品牌陶瓷企業定好陶瓷原料貨款賬期,貨款能按賬期定時回籠,但大部分中小陶瓷企業定好的原料貨款賬期和合同形同廢紙,根據市場狀況隨意延長。這就要求陶瓷原料供應商根據陶瓷廠原料的使用進度和緊缺情況,與陶瓷廠適時商討貨款回籠周期和時間,催收貨款,緊抓貨款回籠,縮減陶瓷廠壓原料貨款的額度,降低自己的財務風險。
6.勤跑廠,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2019年陶瓷行業風險和機遇并存,這就要求陶瓷原料供應商要勤跑陶瓷廠,與陶瓷廠上上下下各級人員溝通,一是發現問題,比如陶瓷廠銷售不佳,或生產不正常,要及時停止原料供應,收取貨款;二是解決原料供應中出現的問題,穩定與陶瓷廠的關系;或是通過溝通,調整原料指標,調整原料價格或賬期,讓原料供應更有競爭力。
陶瓷行業再好,也有陶瓷原料供應商虧錢;陶瓷行業再不景氣,也有陶瓷原料供應商賺錢,關鍵在于陶瓷原料供應商如何認清陶瓷行業形勢,及時調整自己的戰略和節奏,適應陶瓷市場的變化。只要陶瓷原料供應商有信心,真專業,原料有數量,質量穩定,價格合理,不論陶瓷市場如何變化,都一定能賺到錢,開創出新時代陶瓷原料的新天地!
(文章來源:礦材網,侵刪)
博悅佳軟瓷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