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陶瓷網】陶衛網訊 根據公開數據,2018年,1265家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137家企業退出歷史舞臺。當下,在全國去產能去庫存的背景下,陶瓷行業處于洗牌轉型的關鍵時期,陶瓷企業也將邁入提質增效的發展軌道。
2019年以來,國家及各陶瓷產區陸續出臺一些政策,對建陶產業帶來一些什么影響和改變?一些陶瓷產區會發生哪些變化?陶瓷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在哪里?
國家發改委:鼓勵發展大板、發泡磚、石墨烯等
近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征求意見稿)》,分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等三類。
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單塊面積大于 1.62 平方米(含)的陶瓷板生產線和工藝裝備技術開發與應用也被列入該類別。按照瓷磚產品常規規格換算,相當于鼓勵發展900×1800mm及以上規格的陶瓷板。
廣東:推動陶瓷行業落后產能退出
日前,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廣東省2019年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工作方案》,廣東省將從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方面淘汰落后產能,其中陶瓷行業淘汰要求清單如下:
廣東省重點行業淘汰要求清單(陶瓷)
(來源: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陶衛網記者整理)
根據廣東省優化開發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本),“建筑陶瓷生產線”和“隧道窯衛生陶瓷生產線”都在清單之中,而廣東省生態發展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本)中則將“建筑陶瓷生產線(150萬平方米/年以上,且入省認定工業園區的除外)”及“隧道窯衛生陶瓷生產線(60萬件/年及以上,且入省認定工業園區的除外)”等列入。
而廣東陶瓷產業正在加快“煤改氣”和淘汰落后產能、轉型升級的步伐。
1月4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的公告,明確了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限值為20、30、100mg/m³。根據征求意見稿,廣東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各項標準將統一收嚴。
1月18日,《江門市環境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2018-2020年)》印發,要求加快實施陶瓷等污染行業企業退出政策,遷移出主城區。嚴格控制新建陶瓷等項目。全市陶瓷生產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到2019年底前收嚴到120mg/m³,2020年底前收嚴到100mg/m³。2020年前,有91條生產線需完成“煤改氣”。
2月25日,清遠市工信局透露,截止到2019年2月,清遠市34家陶瓷企業共169條生產線,已完成“煤改氣”生產線124條,即有超70%的陶瓷生產線改造完成,其中2018年完成生產線改造51條,超額完成年初既定目標任務數50條。同時還提出,2019年底將全面完成清遠市陶瓷企業“煤改氣”改造工作。
3月4日,肇慶市發布了《貫徹落實廣東省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提出在2020年底前,完成建筑陶瓷等一批傳統低效產業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并做好高污染燃料鍋爐淘汰工作。
3月18日,《西樵鎮陶瓷拋光行業整治提升實施方案》發布,納入整治提升企業為純拋光磚生產線的企業。具體劃分為:扶強扶大扶優(第一類15家企業)、搬遷或關閉(第二類15家企業),對第二類拋光磚企業一律要求在2019年8月底前依法予以搬遷或關閉。
西樵鎮陶瓷拋光企業整治清單
西樵鎮陶瓷拋光企業名單(保留)
河北:將建陶列入限制行業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實施區域差別化環境準入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河北省將11個設區市、雄安新區及省直管縣(定州、辛集)的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分級管理。
建設項目管理分為如下兩類:限制行業類型和禁止行業類型。
限制行業類型為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嚴控區域內新增產能建設項目。
禁止行業類型為禁止區域內新增產能的建設項目。
根據通知,河北省將建筑陶瓷制品制造列入限制行業類型,其中石家莊、邯鄲、唐山三市明確將陶瓷列入限制行業類型。
山東:引導不再承接陶瓷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形成《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其中從山東省的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中發現,該省引導不再承接的產業中,建材行業提及了陶瓷與水泥熟料生產。
山西:將建陶列入負面清單項目
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行區域環評改革的實施意見》將三大類項目列入了負面清單,即對于產能嚴重過剩、高污染、高環境風險和環境敏感的項目,主要包括:建筑陶瓷、日用陶瓷等。
列入負面清單內的項目不享受告知承諾和簡化環評內容等相關改革措施,還要依法實行環評審批。這也就是說建筑陶瓷項目仍要按照以往手續進行環保審批。
河南:2019年底,完成提標改造
河南省要求2019年底前,符合條件的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企業完成提標治理:
1、噴霧干燥塔、陶瓷窯窯爐煙氣在基準氧含量18%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100毫克/立方米。
2、所有氨法脫硝、氨法脫硫氨逃逸小于8毫克/立方米。
此外,根據河南省環保督察整改推進工作組辦公室發布全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污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要求河南內黃陶瓷產業園區投資5億元建設陶瓷園區集中煤制氣項目,項目投產后停用陶瓷園區全部43臺企業自備煤氣發生爐,2019年年底前集中煤制氣項目建成投產、園區所有工業企業窯爐完成天然氣改造。
陜西:重點壓縮建陶產能
陜西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陜西省藍天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提出減少重污染天氣相關政策及保障措施,將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實施關中地區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企業退出工作,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對已明確但逾期未退城的企業予以停產,重點壓減包括不以天然氣為燃料的陶瓷行業企業產能。關中地區在冬防期間(11月15日至來年3月15日),對陶瓷(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等行業全部實施停產。